幼兒教育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類活動的總和。
課程不僅指教學內容的構成,還包括教學活動的組織及相應的評價。不僅關注“教什么”,而且關注“為什么而教”“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以及“這樣教會對學生產生什么影響”。
課程計劃是聚焦于兒童各個領域的學習和發展,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求。教師應該注意自由游戲、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學習中心以及合作學習等指導環境的選擇與融合。合作學習是鼓勵兒童在一種合作的氛圍下相互學習,鍛煉兒童的合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兒童的解決問題能力。
01課程的目的和目標——回答“為什么”
課程的目的和目標組成了課程的“為什么”。它們說明了教育背后的原因——教學的目的或效果。
為什么我們要進行這個活動?
為什么我們要按計劃時間進行該活動?
為什么它對兒童們是有價值的?對兒童有益的?
教師制定相應的目標來指導課程,所制定的目標要具體;要清晰地表述每一個單元、每一課、每一活動的目的。在教師指導手冊中,都有相應的目標提示,班級教師在指定本班教學目標時可以進行參考,也需要教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目標要以學生為中心,并且進行活動的評價。
02精心計劃的整合單元課程和活動——回答“是什么”
為達到預想的目的和目標我們需要組織什么活動呢?
應該準備哪些材料呢?
我們要做什么呢?
課程計劃是結合發展適宜性主題和活動,活動是和單元課程預期效果或學習目標相匹配的。教師指導手冊中為教師預先計劃了整個學年要實施的主題,這樣為教師提供了方向,同時也將這些主題進行有意義的安排。
我們的課程定位是基于幼兒的需求,教師根據學生需求和興趣點,對指導手冊中提供的活動應該靈活運用,可增加延伸可刪減。在單元課程前都會提供本單元幼兒應該具備的已有經驗,教師根據這些前經驗、兒童的提問、興趣相結合來指導課程。
通過主題單元課程和日常活動(一些用以支持主題),每一天將會通過不同的體驗達到平衡,“我們要做什么?”這個問題也就得到了解答。
03教學組織策略——回答“怎么做”
選擇的活動(“是什么”)應當如何實施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和目標(“為什么”)?
是計劃集體活動、小組活動還是個別活動?
材料的計劃與準備、具體流程、采用方法的選擇。在指導手冊中每個部分的詳細活動流程回答了“怎么做”的問題。隨著問題的解答,教師了解了活動從開始到完成的順序。
當教師實施課程中認真思考以上這三個問題時,課程就是遵循發展適宜性。教師也明白了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他們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京華合木定制化服務熱線:18561686017
京華合木教育集團官方網站:http://aisohouse.com/
京華合木幼兒園官方網站:http://www.jhhemu.com/
京華合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