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一生中會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對于孩子來說,人生的開始階段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所謂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父母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千萬別在這幾件事上放松警惕!
1. 缺少陪伴,撫養由老人代勞
陪伴,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在當今的親子關系中卻極為“奢侈”。
在一檔親自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黃圣依和兒子安迪之間的相處模式很好的詮釋了從小沒有父母陪伴對孩子的影響。
由于平時很少給予孩子陪伴,黃圣依對安迪缺乏了解,在一場對媽媽和孩子的默契測試中,黃圣依只得了28分。在安迪大約三個月大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奶奶身邊,由奶奶一手帶大。媽媽卻很少陪在他身邊,這也是導致媽媽對安迪了解很少的原因。
父母沒有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齡段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系,這將會是導致親子關系疏離的重要原因。正如龍應臺所說:“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賴的十年里用心教養,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長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影響。”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父母缺席了孩子成長中最關鍵的幾年,以后會有更大的麻煩等著你。
2. 不舍教育,無條件放縱孩子
“熊孩子”這個詞現在已經是多見不怪了,也是頻頻登上新聞頭條的常見詞語。
曾經有則新聞,常州的張某帶孩子到4S店看車,沒想到“熊孩子”趁大人不注意,用手中玩具劃傷了8輛進口奧迪。因孩子的一時頑皮,張某被4S店告上法庭,最終,熊孩子父母被判賠償4S店7萬元。網友戲稱:這哪是在劃車,簡直是在刷卡。
有人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這是父母對孩子說的最殘忍的話?!焙⒆与m小,但因孩子的不懂事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挽回的。而正因他們還是孩子,不懂事,所以才更需要教育。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3. 教育靠老師,父母做甩手掌柜
現在的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等原因,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完全指望老師能幫忙教育好孩子。很多父母都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但其實不然,“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span>
教育界有一個著名的“5+2=0”的公式,指的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所謂“5+2=0”,也就是5天的學校教育頗有成效,但2天的家庭教育如果沒有跟上,那么孩子的教育始終止步不前,甚至變得越來越差。
同樣的學校教育不會導致孩子們的區別太大,可是由于不同的家庭教育,孩子們的學習效果會有所不同。父母若給孩子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孩子自然好好學習。
教育部部長曾說過:“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成果,還會給孩子的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千萬不要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教育若只靠老師,那就真的是耽誤孩子。
孩子的發展好比一個扁擔,一頭是老師,一頭則是父母,為了讓扁擔順利前行,這兩股力量就缺一不可,無論缺失了哪個,受傷的都會是孩子。只有家長盡力配合老師的工作,兩頭共同努力,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