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風雨順,又豐收。
大倉滿,小囤流,
好年景,春開頭。
1. 什么是龍抬頭
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
2. 龍抬頭有什么寓意?
每到驚蟄、春分之間的黃昏,角宿一星和二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類似龍之雙角,東方在五色為青,故稱“青龍抬頭”。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
從節氣上說,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因為”龍抬頭“,就意味著萬物復蘇、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在春分龍抬頭時節,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3. 為什么龍抬頭要剪頭發?
指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據說二月二理發會帶來一年的好運,加之有正月里不理發的風俗,二月二這天理發的特別多,有句諺語說的好:“二月二,龍抬頭,大人孩子要剃頭”。
4. 為什么龍抬頭要吃豆豆(棋子)?
路有坎坷
仍昂首闊步
疫情艱險
仍無懼險阻
愿二月起好頭
攻克疫情有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