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教育的核心
理解踐行這句話不難亦難
我們有愛的本能
但缺少了愛的智慧
我們往往把“標準”“期待”當成愛
心靈蒙上厚厚塵埃
孩子渴望被理解被尊重
而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讀懂孩子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看過那么多育兒知識,但一遇到問題卻還是發懵?
不能對孩子發脾氣的道理心理很明白,依舊難忍心頭之火向孩子大吼大叫。最后以孩子不聽、自己后悔發脾氣而告終,那種挫敗感和無力感,總是讓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責和焦慮之中,長此往復,惡性循環。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很多家庭更是每天都上演這一幕,要如何跨越養育路上各種“坑”,把握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關鍵期(學齡前佛系散養是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最好的時期,3 歲看大,7 歲看老)為提升幼兒園家長的育兒理念,促進家園共育呢?2020年3月13日晚19:30京華合木教育集團特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情商高級訓練師馮雪芹教授開展了以“好情緒就造就良好親子關系——父母情緒調整妙招”為主題的家庭教育線上講座。通過分析父母情緒管理的意義、探尋父母情緒的根源以及父母情緒調整的妙招三個方面,讓我們更直觀的認識到父母情緒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給出相應的改善建議:
![1584322601248593.png 640.png]()
“任何成就都代表不了做父母的失敗”,每個父母都想做得優秀一些,讓自己的孩子青出于藍,可往往事與愿違,原因在哪里?其實往往,就是壞在“情緒”這兩個字上。
家庭環境對孩子生命早期的依戀關系有很大影響,是孩子最直接的生活與成長的伙伴,父母的情緒是影響親子關系的直接影響因素。情緒在我們的親子關系交流里占多大比例?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句話里,10%的是語言,35%的是表情,55%的是情緒,足見“情緒”具備多么強的殺傷力。可能很多父母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恐怕還不止如此更多類似的場景:
家庭事業一肩挑
回到家忙碌做飯收拾家務,疲憊不堪
家里轉眼被幾歲的熊孩子翻得亂七八糟
拿著剛剛翻出來的水彩筆在雪白的墻上涂鴉
地上到處都是玩具甚至是食物的碎渣
不停的制造各種噪音
拖延磨蹭
孩子軟硬不吃、重復n遍當耳旁風
哭鬧尖叫發脾氣、 手機電視看不停
不停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
吼叫打罵焦慮失眠、親子關系雞飛狗跳......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再去和孩子解決問題,要知道,只有父母擁有良好的情緒,會讓自己所處的環境也變得安逸、舒適,會讓家庭變得和諧溫馨,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發展,也會有助于孩子的人格發展。這也是家庭以及愛的重要基石,是孩子健康成長重要的土壤。
![1584322651744990.jpg 640.webp (1).jpg]()
完整版回放渠道
![1584322743825663.jpg 640.webp.jpg]()
孩子的教育無法重來
我們需要學做專業父母
這樣才能培養卓越孩子
本次的線上家庭教育講座圓滿結束
我們希望家長們通過此次講座
能有所思 有所悟 有所行動
下期預告
京華合木教育集團
總園長周建紅親自講授
《疫情重創后的幼兒園自救之路》
3月17日周二上午10:00-11:00
與您不見不散!
![1584322856778610.jpg 640.webp-(1).jpg]()
完整版講座回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