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后一個小長假終于要來了
你的心是不是早就飄到幾天后了?
在享受假期之前,
趕緊再來一波環創吧。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同慶,
有些知識,
可以讓孩子通過這些環創了解。
內容豐富生動,
園長都忍不住點贊。
中國紅
中國紅色調,配合上中國風,色調統一,國慶韻味更濃。
亮眼的中國紅,是熱情,也是祝福,讓孩子輕松感受到節日氛圍。融入當地特色建筑,讓孩子愛家鄉,更愛祖國。
紅色的窗格造型在中間,四周環繞著孩子們五顏六色的作品,天真童趣,使得“中國娃”的主題更加突出。
紅色系的教室,當然少不了紅紅火火的花布啦~用中國特色的花布做班級中的標識,是畫龍點睛的裝飾!
京華科普——窗格
窗格的起源與建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信奉家宅平安的國家,所以窗格也就成為人們心中象征幸福光明,趨吉避兇的吉祥建筑裝飾。窗格圖案也就成了中國特有的符號之一。
青花藍
提起來青花瓷,腦海中不自覺得迸發出藍色的中國風。將傳統的中國元素,與青花瓷藍相結合,清新淡雅的中國味道,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節日氛圍。
用大朵的藍色花朵圖案,配合班級整體色調,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娃”主題墻。
把扇形的窗格圖案,做成班級統一的標識牌,與整體格調相融合,和諧美觀。
京華科普——青花瓷
青花,以其迷人的魅力與中國聯系在了一起,它產生于東方的中國,被譽為中國的“國瓷”。并且青料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鈷,它燒制后發出的顏色是藍色的,鈷的含量越高,藍色就越正。
中國水墨
環創,怎么能少了水墨這個重頭戲呢?
把幼兒園走廊上的瓷磚變成畫板,用水墨的形式展現中國江南水鄉的景致,添加上在上面玩耍的小朋友,別有一番韻味。
這組是走廊頂梁上的作品,用水墨的方式繪制一系列的圖案,再配合墻面。這條走廊,滿滿中國水鄉味!
長短不一的水管也能成為畫布。描繪上生動的荷花和楊柳,在走廊一角展示,將水鄉的風吹到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
京華科普——水墨
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
我是中國人
國旗、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國慶環創少不了它。
如果出現大面積的紅色,邊框的裝飾就不要太鮮艷喲~
除了大面積的紅色,一些中國元素也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藍印花布、京劇臉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國京劇臉譜
顏色鮮艷的京劇臉譜超有中國特色!在蟹殼上的創作,也讓人眼前一亮。
紙盒上繪畫并不陌生,京劇臉譜主題再穿上一些繩子就有胡須的感覺~非常生動!
在搓衣板上作畫,創意十足,將圓圓的臉譜拉長效果也超棒的!
藤編、竹編的扇子和簸箕,彩繪上京劇臉譜,特殊的紋理讓臉譜也變得與眾不同。
京華科普——臉譜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于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
瓷器繪畫
考慮到孩子的安全,最好不要用青花瓷瓶。可以用報紙做出瓷瓶的形狀,再用紙漿包裹涂白后繪制青花圖樣,一樣很精美哦。
加上幾枝干花,就像真的青花瓷瓶!
平面的作品,繪制青花瓷瓶后剪下貼在更大的畫紙上,再為花瓶“插”上幾朵花,效果一樣超棒!
瓷盤畫,用一次性的餐盤代替,在孩子們完成之后,制作立架擺放或是串起來做吊飾都是不錯的選擇!
京華科普——瓷器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
藍印花布
用藍印花布做成一件件小衣服裝飾在墻面,好像一下就走進了江南水鄉。
幼兒作品展示的邊框,用藍印花布包邊,在配合不同的形狀,就有江南水鄉的風味。
京華科普——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
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在學前階段幼兒應了解中國的國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祖國地大物博、各地特產寶藏等,從而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過這些有中國特色的環創,讓孩子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下,對國慶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