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上個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中,明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校外培訓機構等其他教育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開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訓。
如果草案通過,去“小學化”將以立法形式確立下來。這不僅引起家長的焦慮; 很多老師、園長等也感到壓力。
下面京華合木針對家長、老師、園長的一些問題,做出詳細解答,為你寬寬心。
為什么幼兒園不教拼音、寫字和算術?
原 因
1、學前階段幼兒雖能聽懂較為復雜的長句,但拼音的學習常是枯燥、乏味的,需要幼兒記憶很多的規則,加重記憶負擔,所以幼兒常會學完就忘。
2、拼音的學習往往需要刻意地練習,長時間的復述,這明顯脫離幼兒的思維和學習方式,以至幼兒會害怕表達和交流。
3、拼音和英文字母因在外形上十分相近,但發音和結構上完全不同,無論是同步或是先后的學習,都會讓幼兒出現思維混亂,或表達轉換上的壓力,得不償失。
建 議
1、發揮書籍和故事的作用。
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文學體裁,如:兒歌、圖畫書、散文等,鼓勵幼兒充分運用視覺、觸覺、聽覺等多感官來了解、表達。
2、積極地互動、大膽交流。
成人與幼兒交流時,認真傾聽,并盡量去延伸談話,讓孩子說,來表達。比如幼兒園中發生了什么,開心的事。
3、運用標準、規范的語言與孩子說話。
正如在語言多樣的家庭中,孩子開口說話往往較晚,所以,盡量用標準的語言和孩子溝通,同時豐富的詞匯運用也有助于孩子語言的發展。
為什么學前階段不大量練習寫字?
原 因
1、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在學前階段不宜進行寫字的練習。
3-4歲:涂鴉狀態
4-5歲:不能以正確的筆順、穩定的姿勢書寫簡單漢字
5-6歲:基本上能以正確的筆順、穩定的姿勢書寫簡單漢字
由此可以看到,大班的幼兒也只掌握簡單漢字的書寫,如果一味要求孩子書寫,尤其是復雜的漢字,其實是揠苗助長。
2、練字需要手部的精細動作、專注力,手眼協調等的共同配合,而讓幼兒端坐在小椅子上認真練字,不僅會養成不良的坐姿,也易造成大腦疲勞。
3、學前兒童正處在“口語的使用“階段,主要是聽、說、讀,即只有大量的輸入,才能讓書寫的過程事半功倍。
建 議
1、為快樂去書寫,鼓勵幼兒將每天快樂、有趣的事記錄下來,比如畫畫的方式、簡單的字母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各種互動小游戲,如穿繩、拼積木等活動,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為書寫做好準備。
3、在培養書寫過程中,讓文字無處不在,到處都能看到,在熟悉基礎上逐步嘗試,比如家里的門牌號、自己的名字。
為什么學前階段不做計算題?
原 因
1、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四階段提出,學前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還不具備抽象邏輯思維。
2、很多幼兒的算術學習僅僅是機械性的背誦,他可能不理解“11+16=27”,但他能記住,而這對孩子未來的數學學習并無益處。
建 議
1、實物操作來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利用現成的玩具來當教具,比如樂高積木、串珠等。
2、 生活中讓孩子感受數的意義和用處,嘗試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超市買東西,應該收多少錢等。
3、 鼓勵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比如,今天是周一,明天周幾,后天呢;根據之前的范例推斷并模仿后續的排序。
孩子在幼兒園到底學什么?
很多家長看了后,肯定會說:我也沒辦法,但很多孩子都在學,如果我家孩子不學,到小學就跟不上了。
還有的家長會說,孩子在幼兒園天天玩玩玩,能學什么呀,現在社會進步快,孩子不早點學,以后讀小學也會有挫折感。
家長的心情是能理解的,但已有研究表明,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第一要素并不是知識的儲備量,而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好奇心、專注力、堅強的意志品質等等,這些關鍵在學前階段培養。
所以,在幼兒園中,老師設計的每一個活動往往是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各種經驗,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和世界的好奇。
通過上面的問題,或許你已經認識到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同時對幼兒園的活動有更多了解,這些看似“啥也沒教”的活動,其實涵蓋著深刻豐富的教育內涵。
家長們別焦慮,孩子的一生是一場馬拉松,搶跑并不一定能換來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