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聯合國糧農組織,
將全球活動主題確定為:
“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
行動造就未來。”
10月16日所在周,
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
主題是: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
最近很多幼兒園都開展了“光盤行動”。
恰巧今天就是世界糧食日,
也是一個“珍惜糧食”的教育契機。
家長、老師趕快行動起來,
帶著孩子一起做這幾件事兒,
成為有“糧”心的人。
1、和孩子一起認識“糧食”
什么是“糧食”?
“糧食”就是當我們肚子餓的時候,
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
比如我們每天吃的大米,
還有面條、面包、包子、餅干、蛋糕,
這些食物都是“糧食”做成的哦!
糧食從哪里來?
農民伯伯把糧食的種子種到地里,
每天都認真照顧它們,
就像爸爸媽媽照顧你們一樣。
因為農民伯伯的辛苦工作,
最后才能收獲成熟的糧食。
收獲糧食之后,
工廠就把糧食做成面粉,
面包師就會把面粉做成美味的面包,
我們吃的美味面包就是這樣來的。
為什么要愛惜糧食?
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
從春天播種到秋天收獲,
包含了很多他們的汗水。
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工作,
愛惜糧食、好好吃飯。
2、和孩子一起讀詩歌
一起從詩歌中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
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
憫 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 剩 飯
小花貓說我饞,一碗飯全吃完。
媽媽夸我好習慣,天天碗里不剩飯。
3、和孩子一起讀繪本
有趣的繪本用故事,
教會孩子不挑食、不浪費,
一起感恩勞動和自然的饋贈。
4、孩子一起承諾
在幼兒園吃飯,我會把飯菜吃完。
在家吃飯,我會提醒爸爸媽媽按家人的食量做飯,不多做。
如果家里有還可以吃的剩飯,我會提醒爸爸媽媽放冰箱。
去外面吃飯,我會提醒爸爸媽媽不多點菜。
在外面吃飯,吃不掉的菜我會提醒爸爸媽媽打包帶走。
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我會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幸福就在一粥一飯之間,
美好就在一愛一惜之間。
讓我們從節約糧食開始,
感恩每一份獲得,
珍惜每一份來之不易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