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2011年以來,中央財政將學前教育作為重要公共服務納入財政支持范圍,通過設立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重點支持各地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公民辦并舉擴大普惠性資源、建立健全幼兒資助制度。
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推動各地新建改擴建公辦園,利用閑置公共資源多渠道舉辦公辦園,開展小區配套園治理,推動城鎮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并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
通過購買服務、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教研指導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更多舉辦普惠性民辦園。
截至2019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8.1萬所,在園幼兒4713.9萬人,分別比2011年增加11.4萬所和1289.4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3.4%,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76.01%。
加大學前教育財政投入
2016-2019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超過600億元,支持地方發展學前教育。
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188.4億元,比2019年增加19.9億,增長11.8%。
截至目前,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出臺了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生均財政撥款標準,31個省(區、市)制定了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
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工作
教育部成立了學前教育立法工作領導小組,牽頭開展學前教育法起草工作,多次召開專題立法座談會,組織開展立法調研和專題研究。
目前已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在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草案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明確了學前教育的基本屬性、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投入機制等內容。
關于“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建議,教育部組織專家做過研究論證。
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加大投入,保障入園機會和合理分擔教育成本,盡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對學前教育是否應該具有強制性,或者多長年限的學前教育應該具有強制性,各界還有不同看法,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論證。
目前最迫切的是根據人口的變化和城鎮化趨勢,進一步落實政府責任,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努力滿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
目前,國家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學前教育資助政策體系,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學生均可獲得相應資助,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輟學。
為保障特殊困難群體入學機會,正在征求意見的學前教育法已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特困人員中的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納入免費范疇。
下一步,教育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若干意見》,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
推動各地科學規劃普惠性幼兒園布局,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繼續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確保小區配套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補齊農村學前教育短板,構建縣鄉村學前教育服務網絡,讓絕大多數孩子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
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健全學前教育保障機制”的要求,推動各地科學核定運行成本,進一步完善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的補助標準,完善企事業單位辦園扶持政策,建立與撥款、資助水平相適應的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通過政府投入和家長繳費合理分擔教育成本,確保幼兒園穩定運轉。
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
廣泛聽取并充分吸納代表、委員以及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立法的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立法內容,將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關鍵性問題和體制機制問題納入立法,著力破解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補齊制度短板,從長遠角度保障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有待論證,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家會加大普惠園扶持,繼續滿足老百姓的學前教育訴求,讓更多孩子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