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
意味著春節(jié)正式進入倒計時。
有民謠說:
“糖瓜祭灶二十三,離過年整八天;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蒸饅頭;
二十七,趕集上店買東西;
二十八,把豬殺;
二十九,做黃酒;
三十,家家捏餃子。”
為了讓孩子感受傳統節(jié)日的氛圍,
可以在家來一場“過小年,鬧新春”的活動,
帶孩子了解小年習俗文化,
感受年味,迎新春。
小年·知道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jié)日,
也被稱為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
表達了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各地風俗不同,
小年南北不同,
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三,
部分南方地區(qū)在臘月二十四,
江浙滬地區(qū)在除夕前一天,
南京地區(qū)等地在正月十五······
小年·習俗
祭灶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
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源于古人拜火習俗。
灶神是個非常重要的居家神,
掌管著人間衣食與禍福大權,
人們自然而然對之產生敬畏感和依賴心理。
掃塵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
也都要"請"回來一張新的灶王像。
掃塵
家家戶戶黎明即起,
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
實施干凈徹底的衛(wèi)生大掃除。
“塵”與“陳”諧音,
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
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
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吃灶糖
“二十三,糖瓜粘”,
過小年時,供奉糖瓜、關東糖、麻糖,
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洗浴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
這一天,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fā),
干干凈凈迎接新年。
小年·詩歌
小年——宋·文天祥
燕朔逢窮臘,江南拜小年。
歲時生處樂,身世死為緣。
鴉噪千山雪,鴻飛萬里天。
出門意寥廓,四顧但茫然。
使東川·漢江上笛——唐代: 元稹
小年為寫游梁賦,最說漢江聞笛愁。
今夜聽時在何處,月明西縣驛南樓。
小年·手工
畫福字
“福”字代表著幸福、福氣、福運等祝愿,
家長組織孩子利用繪畫的方法表現福字,
并讓孩子們把畫好的“福”字,
送給家人和小伙伴們。
剪窗花
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
生動有趣的剪窗花手工,
不僅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春節(jié)的喜慶氛圍,
還可以充分鍛煉幼兒的智力,
和手部精細能力的發(fā)展,
是德智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手段之一。
辭舊迎新小年忙,
擦窗掃地凈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多多美言迎吉祥。
在喜慶熱鬧的忙年時分,
家長要記得把小年的故事講給他們聽,
思念到站,
團圓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