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氣溫回升,
很多家長已經迫不及待,
給孩子脫去了厚厚的棉衣,
期待把他們打扮的漂漂亮亮,
自己心里也會倍感自豪和欣喜吧!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春季溫差大,多發疾病,
孩子穿衣不可盲目追求美觀性,
要把握門道,
讓他們健康、舒適享受幼兒園時光。
孩子春季穿衣究竟該注意些什么呢?
京華合木的老師們,
給你更加細致貼心的答案。
有句老話:“春捂秋凍”,
可見春季穿衣要注意保暖。
“春捂”有四大標準,
家長務必要知道。
1、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
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
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不捂了。
2、溫差:日夜溫差大于8℃是捂的信號
面對溫度百變的春天,
父母應隨天氣變化為孩子加減衣服。
而何時加衣呢?
日夜溫差大于8℃是該捂的信號。
3、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
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因此,捂的最佳時機,
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
晚了則猶如雨后送傘。
4、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捂著的衣衫,
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
但是減衣不能太快,
否則會出現沒“捂”到位的現象。
怎樣才算到位?
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御寒,
即使此后氣溫回升了,
也得再捂7天左右,
體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適應。
減衣過快有可能會讓他們凍出病來。
孩子活潑好動,
經常會跑來跑去熱一身汗,
春季給孩子穿衣,
還應該注意:隨時增減衣物。
早起穿的衣服不要隨便脫掉,
尤其是孩子感到熱或出汗之后,
要先耐心等著自然消汗,
不可馬上脫衣。
在冷熱不均的環境中,
孩子從冷的房間進入比較熱的房間,
要提前把衣服脫掉,
否則等到出汗再脫就很容易感冒。
孩子比你稍晚幾天減衣服,
是比較穩妥的,
如果你沒有因為減掉衣服而感到冷,
再給孩子減衣服也不遲。
除此之外,
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腿足保暖,
但頭部又不可捂得太熱,
遇上風和日麗的天氣,
要保持頭涼,
才能使孩子神清氣爽。
這些春季入園穿衣技巧,
多是細節上的處理。
不管是家長,
還是老師,
都要用心呵護孩子健康,
讓他們度過愉快的幼兒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