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是幼兒園教師聯系家長,
家長了解孩子,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情況的重要途徑,
也是家長了解教師是如何,
管理、教育幼兒情況的有效途徑。
春季新學期已經過去1個月了,
為了凝聚家園合作的力量,
建構家園共育的橋梁,
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很多幼兒園近期開始準備春季家長會。
為了保障家長會的順利進行,
有效進行雙向互動,
老師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1、根據家長需求確定內容
常規性需求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在幼兒園里會面臨著不同問題,
而這些問題又反映了家長的需求。
例如,托班小班家長,
關注入園焦慮與適應問題;
中班家長關心孩子性格與體智能發展;
大班家長更關注的則是幼小銜接問題。
老師可以把這些常規問題與需求拆分開來,
給家長做專業細致的講述。
特殊需求
孩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成長過程中,
難免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及變化,
這需要老師與家長仔細觀察,
共同討論解決。
比如,有些家長反映,
孩子內向不會交往,
其他孩子不愿與之交流玩耍,
這個時候就可以,
邀請受歡迎幼兒的家長交流經驗,
讓家長在辯論和分享中分析問題,
獲得教育技能。
2、根據內容創設環境
家長會不是一言堂,
讓家長參與互動與討論,
往往更容易達成教育共識。
環境會說話,氛圍影響人。
互動式家長會,
可根據不同主題創設環境,
開展隱性教育。
3、預先通知細準備
家長會的對象是全體家長,
因此開展時間,
要選在大多數家長都有空的時候。
老師需提前一周左右書面通知家長,
方便協調工作與生活沖突。
另外,家長會內容也要提前告知家長,
便于做相關的交流與咨詢準備。
更重要的是,
老師要提前做好詳細的家長會方案,
包括內容、座位安排、教師分工、發言稿等,
切忌海闊天空的臨場發揮,
東拉西扯顯得沒有主題思想。
4、運用各種形式增強互動氛圍
在家長會上,
教師可將講座、辨析、問答、問卷、觀摩等,
多種形式進行組合,靈活運用,
讓家長積極參與。
5、運用語言技巧提升溝通效果
聰明的老師會巧妙地利用語言技巧,
調動氛圍,大大提升積極性與互動性。
老師不僅要善于傾聽家長的發言,
圍繞中心問題做簡單的小結,
還要注意語速與語氣。
當需要指出家長和孩子的不足時,
要委婉,切勿傷了自尊;
當家長意見發生分歧時,
要善于用調節性話語緩和氣氛,
“求同存異”。
6、認真反思并總結經驗
家長會后,
教師應及時了解家長對活動的想法、建議,
認真記錄、反思,
并將不足作為下次會議的注意事項。
教師還可以通過,
重新翻閱會議筆記和觀看會議錄像,
了解家長的心理特點、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
進一步分析如何更好地激發家長的興趣,
引起他們的共鳴,
激發互動,拓展思路,
增強家園共育合力,
讓孩子努力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家長會是一把雙刃劍,
開得好可以增強教師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
獲得他們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開得不好的話,
將會降低老師的職業形象,
引起家長對各項工作的質疑。
為此,
老師一定要掌握這些技巧,
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