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疫情,
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
有效的衛生防護究竟有多重要。
2021年4月7日,
是第72個世界衛生日。
為了讓健康、衛生理念,
潛移默化的深入孩子內心,
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
家長與老師可以給孩子講講這些事情。
世界衛生日·起源
世界衛生日,
是1948年成立的世界衛生組織周年紀念日。
自1950年以來,
每年于4月7日慶祝世界衛生日,
旨在引起世界各國人民,
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注,
提高人們對衛生領域的素質和認識,
強調健康對于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世界衛生日·健康兒歌
洗手兒歌
打開水龍頭,淋濕小小手。
關上水龍頭,肥皂抹一抹。
手心搓呀搓,手背搓呀搓,
手指縫里搓呀搓。
大拇指,轉一轉,
打開水龍頭,清清水里沖呀沖。
關上水龍頭,水池里面甩一甩,
拿塊毛巾擦擦手,我的小手真干凈!
刷牙兒歌
小牙刷,手中拿,張開我的小嘴巴。
上面牙齒往下刷,下面牙齒往上刷。
左刷刷、右刷刷,里里外外都刷刷。
早晨刷、晚上刷,刷得干凈沒蛀牙。
刷完牙齒笑哈哈,露出牙齒白花花。
世界衛生日·健康行動
野生動物拒絕吃
保護野生動物,
維護自然生態平衡,
不僅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也是衡量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野生動物體內會攜帶對人體有害的病原體,
食用野生動物會感染未知疾病。
愛護牙齒不偷懶
小牙齒的本領非常大,
能幫助我們每天品嘗美味的食物,
要想牙齒結實不長齲齒,
刷牙和漱口千萬不能忘哦。
睡前飯后用心清潔,
不給細菌傷害牙齒的機會。
文明用眼要牢記
眼睛是我們心靈的窗戶,
休閑娛樂的時候,
要注意用眼衛生與用眼時間。
如果用眼習慣不好,
久而久之,
“眼鏡”就要來和你做朋友了。
在光線適宜的地方閱讀或涂鴉,
眼睛與紙張距離要保持30厘米,
少看電子產品等,
都是孩子們要遵守的規則。
孩子們也要注意,
手上不知道藏了多少細菌,
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哦。
飲食習慣別忽視
那些看似有效的健康防護,
得益于孩子們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關于飲食,
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看起來干凈的水果,
生吃之前都要洗干凈,
“病從口入”并不是空穴來風。
認真吃飯不挑食,
飲水多喝白開水,
飯前便后要洗手。
世界衛生日·引導講衛生
制定規則
老師、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衛生規則,
把準備好的標語粘貼在墻上,
平時多提醒、多指導,
讓孩子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
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
言傳身教
嚴于律己的父母,
教出來的孩子定會守規則。
給孩子親身示范,
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個人衛生,
也可以和孩子玩一玩“比賽游戲”,
在愉快的氛圍中,
一起講衛生,守健康。
滿足孩子的喜好
一塊小熊香皂、一支hellokitty的牙刷、
一條米奇小方巾……
都可以讓孩子愛上洗臉、刷牙。
把這些物品當成自己的好朋友,
通過與物品互動,
愛上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講衛生,愛健康,
不只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
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老師、家長與孩子一起變成,
愛干凈、講衛生的小朋友、大朋友,
爭做文明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