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教育,永遠繞不開考試。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公平的選拔方式和衡量標準,考試成績一直以來都是萬千家長對于孩子教育中最關注的問題?!案舯诩摇钡暮⒆涌偸堑轮求w美勞全面發展,考試成績優異??墒亲约杭业暮⒆哟笮⊙a習班上過無數,成績還是一直無法提高。甚至在當今“小學化”的幼教趨勢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能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熟讀唐詩三百首,能識字一千或是能數數一百,堅決不能在孩子在上學前就輸在起跑線上。可是真正決定孩子上學后在校成績好壞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智商?情商?能力?學校好壞?還是是否上過幼小銜接的課程?
其實都不是,對于孩子,尤其是高中前的基礎教育階段,甚至連智商都不是決定孩子在校成績的最重要因素。
根據美國教育心理學者Galvan, Spatzier和Juvonen 多年的研究發現,智力因素對于成功的影響只占25%,剩下75%為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專注度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根據統計數據發現,美國的學生在從小學開始到初中再到高中,數學和自然科學等學科的考試成績都是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于學習的專注度(engagement)也是呈不斷下降趨勢的。而且,采訪調查表明,7歲之前的孩子認為能力(Ability)=努力(Effort),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高低主要看他是否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但是到了7-9歲這個年齡段,孩子們更多地會認為能力=表現成績(Performance),而到了9歲以后孩子們會與最初完全相反地認為所有一切和努力無關的因素(inversely related to effort)都等于“能力”。這種隨著年齡增長對于努力不斷地漠視,正是代表著之前統計數據中學生對于學習的專注度不斷下降的趨勢。所以兒童這種心態的變化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在校表現和成績。
基于對于從小培養兒童專注力的考慮,德培(DAP)教育以“挑戰性”和“目的性”作為三大教育準則的兩項,通過設有富有挑戰性、一定難度的教學任務來讓孩子有目的地完成一些事情,并從中培養挑戰困境、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據德威克模型(Dweck’s Model),目標(goal)和自控力(self-control)是影響專注度(engagement)的決定性因素,而專注度又很大程度上的是成功的關鍵。
德培(DAP)教育要求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要有目的地思考,各個教學活動和課程內容可以帶給孩子什么方面的成長發展,可以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同時也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也去自行思考進行游戲和活動是要達到自己構想的什么目標,比如今天要學會包餃子,或者今天不能學會包餃子學會和面也可以。而且這些目標不是簡單可達的,是基于孩子現有能力基礎上又超過了一點他現有的能力水平的,讓孩子可以在挑戰自我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對事情的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