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父母來說,
孩子進入幼兒園,
自己最擔心的就是適應與飲食問題了。
平時在家進餐不是拖拖拉拉,
就是挑食偏食,追著喂,
到了幼兒園之后能吃到嘴里飯嗎?
“兩教一保”的配班老師,
并不可能給到每個孩子提供“喂飯服務”。
相較于讓孩子把飯吃到嘴里,
京華合木更在乎的是,
如何在這個過程中,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讓吃飯成為自主又快樂的事情。
如何引導孩子快樂進餐?
餐前引誘,調動情緒
進餐前,
老師可以向孩子介紹今天的菜與營養價值,
讓孩子認識和了解每種菜,
激發孩子的用餐興趣。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個菜的話,
老師可以用夸張的動作和語言,
來表達自己對這個菜的喜歡,
以此來調動孩子的情緒。
當然,
也可以通過一些兒歌調動情緒。
白米飯,熱騰騰;
紅燒肉,噴噴香;
青青菜,營養高;
豆腐湯,味道好;
左手拿碗,
右手拿勺;
看我寶貝真能干,
一口飯, 一口菜;
吃的快,吃的香,
比比看誰長得壯!
淺嘗即止,逐漸加量
為什么有些孩子在家吃飯很費勁?
主要是因為父母的“提前設定”,
讓孩子很不喜歡。
滿滿一大碗飯,
孩子看到的一瞬間就會泄氣不少。
在幼兒園里遇到不愿意吃或者不太會吃的孩子,
老師會采取方法,
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
“淺嘗即止”是第一步,
嘗一小口,試試味道
讓孩子慢慢適應食物、接受食物。
“逐漸加量”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由少到多需要你有耐心等待。
當孩子做出改變,邁出第一步時,
及時表揚不能少,
這種肯定會讓孩子更有信心感受到關心。
鞏固保持,獎勵肯定
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
為了讓他們繼續堅持、保持下去,
可不能忽略幼兒“愛表揚”、“好表現”的心理。
一些言語、物質、行動上的獎勵,
都會讓孩子很自信接受改變,
幫助養成良好的習慣。
餐后衛生,注重教育
進餐習慣不止在就餐時,
餐后衛生教育也很重要。
那些兒童自己能夠做的,
應當讓他自己做。
比如收拾餐具、擦嘴、擦手,
讓孩子自己去做,
培養他們的自我服務意識。
孩子的進餐習慣養成,
需要家長和老師協助,
從不覺到自覺,
從被動到自動,
獨立完成,漸漸成習慣。
需要明確的是,
這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堅持下去,持之以恒,
一旦養成好習慣,
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