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小銜接?很多家長都會陷入一種“ABCD”、“1+1=2”的焦慮。別家的孩子上了小學之后很輕松,考100分很Easy,自己的孩子如果跟不上腳步,只怕會越拖,孩子的學習興致會越低。家長對于知識的追求,使得很多幼小銜接課程,也都以“加減乘除”作為標準,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
學了“加減乘除”、“aoe”的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時,會很輕松,幾乎課本上的內容都已經學習過了。很多孩子甚至會認為,自己不學也會,就會慢慢懈怠,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二三年級,這種提前學習的弊端就顯現了。幼小銜接時學習的知識已經學習完畢,二三年級開始學習新的知識時,由于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學習起來很吃力,這也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時期。
所以,綜合來看,比起“加減乘除”,孩子們需要的是更重要的習慣。從這個角度來看,幼小銜接的正確教學姿勢是什么呢?大概可以分為下面三個方面:
一、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在幼兒園和家庭生活中,要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書包、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等。經常做事的孩子,動手能力強,反應也靈敏,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相對緊湊的生活。
二、學習能力
在語文方面的準備上,應該多為孩子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得孩子不至于面對課本時覺得陌生和乏味。
在數學科學的學習能力準備上,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事物,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孩子充分發展形象思維,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之后小學的系統學習奠定基礎。
三、入學意識
當然,幼小銜接最實際的就是要讓孩子有入學的愿望和興趣。需要向孩子說明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讓孩子對上學有心理準備。另外,孩子還需要有遵守基本行為規范的意識,具備基本的身體和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