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班小林老師的一堂科技課。小林老師和戴維助教正在引和小朋友們一起展望科技夢。這節課上,六六和天天在玩“太空站”的積木游戲,丹妮老師觀察著兩個男孩。
其中,天天平時相對安靜,對空間概念比較感興趣,遇到問題也總能想到解決辦法;小六六的積木搭的很好,平時也總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玩耍。
天天說:我們不住在這兒,因為人類不住太空。
六六說:但是我在照片中看到他們住在宇宙飛船里。他們跳來跳去。
天天說:好吧,但在太空站沒有人跳來跳去,因為太空站會落到水里。就把這當做水吧。
六六說:不好,那塊掉下來了。
兩個男孩一會看看對方,一會盯著他們的“太空站”,然后看看丹妮老師。
老師說:對呀,這該怎么辦才好呢?我們三個一起看看怎么解決吧。
兩個男孩點點頭表示贊同。天天撓撓腮,顯然在認真觀察積木。
這樣過了一會。
天天說:我知道怎么辦了。可以把那塊大的積木放在這個角上。
六六說:嗯~對,你先扶住它,我拿一塊小的頂住,哈哈,你看,這樣就行了。
好棒,你看你倆一下子解決這個問題了,下次再有問題的時候我們都能自己解決~
兩個人非常高興,咯咯的笑起來,看上去特有成就感、特別幸福。
小林老師說:
我們教師在設置適宜性的教學活動時,都要問問自己,這堂課的活動適合這個年齡的幼兒嗎?適合這個幼兒特質及其發展嗎?符合班級幼兒所生活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嗎?因為,每個幼兒的年齡、個體特征、文化背景、性格、興趣、心智發展速度都是很不一樣的,當然不能一概而論,DAP(發展適宜性實踐)教育要求我們教師靈活地調整課程來滿足孩子的需要。
德培(DAP)的課堂設置是鮮活的,要與不同孩子不同發展階段契合、要給他們充分地自主探索時間的。那我們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引導、支持者、促進者,幫助孩子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架構。
戴維老師說:
德培(DAP)發展適宜性實踐鼓勵孩子去游戲去實踐,在各種各樣的游戲和體驗中提升各項能力,這樣可以促進幼兒溝通能力、大腦身體協調、語言和讀寫能力的發展,而非一味地灌輸孩子根本聽不懂的知識。提倡孩子全身心參與到每個發展階段中,這樣會帶給他們學習動力。
在游戲中,孩子能提升學習動機和興趣。因為是孩子自己選擇參與的游戲活動,游戲就能為他們提供更強的學習動機和機會。他們自己決定參加游戲,自己選擇游戲伙伴和自己的任務、角色和參與的時間。孩子們之所以會接受學習挑戰,是因為他們對自己選的游戲感興趣并且做好了準備。
這些學習環境下,孩子掌握并提升的是應對未來各種問題包括學習方法的能力,可以更好的適應未來變化的社會,并且更具備創造性思維與綜合能力。而不是復制化的標準答案、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