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打開智能手機,信息如洪流一樣撲面而來。我們自以為一切資訊盡在掌握,卻離真相越來越遠。
聳動新聞鋪天蓋地,懶人思維盛極一時,你看到的,并非你想看到的,而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漸漸地,我們喪失了判斷和吸納有效信息的能力。
而我們的孩子呢,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天生帶著強烈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他們像海綿一樣,吸收著周圍的一切,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那么TA的一生,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所謂“批判性思維”,便是“人們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且系統的評價。”
《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批判性思維模型,它明確指出了從“學”到“習”這個過程里的幾個重要步驟:
博學,通達地學習、廣泛的學習,這是吸收知識的過程;
審問,審慎地探問、深入地追問,這是答疑解惑的過程;
慎思,謹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這是遴選消化的過程;
明辨,明晰地分辨、明確地判別,這是擇定結果的過程。
篤行,篤定地履行、堅定地執行,這是踐行學志的過程。
以上前四個步驟,合起來叫做“學問思辨”,這是一個人把所學所想,在自己內部世界的運作,或者說在思維層面的處理。而最后一個步驟,就叫做“身體力行”,落實到實踐層面。
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可見,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學習的“元能力”并不局限于某個時代。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由于兒童大腦在青春期的時候才會趨于成熟,所以在整個青春期之前的階段,都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習慣的黃金時期,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1、提問題,思考別人的觀點
告訴孩子,當別人跟你說什么事的時候,要問問自己:
-這句話是誰說的?(Who)權威人士?名人?他本身是什么立場?
-他在說什么?(What):他說的是事實,還是想法?有依據嗎?
-他表達觀點的場合(where):公眾場合還是私下場合?
-什么時候說的?When:是事情發生前的預測,還是發生中的推斷,或者是結論?
-為什么要這樣說Why:他表達觀點背后的動機
-用什么樣的方式說How:他說的時候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表達是口頭的還是文字的?
引導孩子用5WH模型這樣的順序去思考,相當于給孩子的大腦裝了一個“防火墻”,會這樣思考的他們會很不好“哄”。
2、邏輯表達,闡明自己的觀點
調動孩子參與討論和表達自己看法的積極性,幫助他們聯系問題有關的信息和事實進行思考,并引導他們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思考問題。
Tips:為了方便練習,你也可以把這些句式寫在小卡片上貼在墻上。
我同意,因為.....
我覺得,因為.....
我推測,因為.....
我質疑,因為....
我認為,因為......
3、德培課堂中的“思辨練習”
在德培(DAP)課堂中,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因為對某件事提出不同看法而被打壓或是批評。相反,老師會鼓勵這些勇于提出異議的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自己去探索正確的結論,從而培養孩子自主思考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素養。
科學合理的思維習慣并非一日之功,從小引導孩子用批評性和邏輯性的思維去學習知識、發現世界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獲得一份寶貴的學習能力,并在步入社會后可以運用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獲得更出色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