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再看一會兒可以嗎?”孩子撒嬌示弱,我們該妥協嗎?
孩子看動畫片很久了,這時媽媽來阻止,孩子懇切地央求道,媽媽,我再看一會兒可以嗎?這時你會怎么回答?
調查顯示,75%的父母都“吃軟不吃硬”,面對孩子撒嬌示弱,都會選擇繳械投降,覺得多看一會兒也無妨,進而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訴求。
滿足孩子后,有什么結果?
“一會兒”過后,孩子仍然沒有關掉動畫片,媽媽過來提醒,孩子視而不見,就這樣來回拉扯,可能一上午就過去了。
久而久之,家長對孩子就會失去控制力,最終造成孩子沉迷于動畫片,一打開電視,就關不了機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首先,“一會兒”不可衡量,一會兒可以是三五分鐘,也可以是幾十分鐘。雙方的約定在彼此心中的概念都很模糊。
再者,家長一再忍讓,會讓孩子絕對媽媽沒有原則,媽媽的權威是可以挑戰的,久而久之,孩子就越來越不會把家長的話放在心上,不僅成為“管不了的孩子”,而且會造成嚴重的自制力缺乏,影響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對一生的發展都會造成惡劣影響。
具體來說,家長可以這樣做
1、 用更可視化的計時工具,明確約定時間
家長與孩子的約定,既不能是“一會兒”,也不要是具體的幾分鐘,因為孩子年齡尚小,對5分鐘這樣抽象的數字化的時間并沒有清晰的概念,否則雙方約定就不具備約束效力。
要想讓孩子對約定具有明確的認知,就需要通過可視化的計時工具。比如利用沙漏,告訴孩子:“沙子漏完,就到了關電視的時間了。”比如告訴孩子,“說這一集看完,我們就要關電視了。”
或者直接設定鬧鐘,告訴孩子,“指針到3,鬧鐘響了后,我們就要關電視機了”……
2、堅持既定原則,避免被孩子一再打破
約定既然已經訂好了,孩子也已經點頭答應了,那么就不能破壞,絕不能因為孩子的央求而妥協,不能因為解決眼前問題而忽略了長遠問題,況且哪怕答應了,孩子也不可能就此罷手。與其后患無窮,倒不如“據理力爭”。
3、設定家庭時間表,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
自制力是保持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能按照計劃時間表,形成自我約束力,自然也就不會沉迷動畫片了。
按照德培(DAP)適宜性教育的原則,時間表的制定,要循序漸進,綜合考慮孩子的發展階段和自身的個性特征,雙方共同指定,讓孩子有意愿去主動按照家庭時間表執行。
這是一個長期習慣的養成過程,當孩子沒有做到位,不要著急批評、懲罰他;當孩子做到了,也不要忘記夸夸他。
4、多陪孩子玩,轉移注意力
有時候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歡看動畫片,是因為做其他事情太無聊了。孩子在大人這里得不到陪伴、樂趣,才去找了動畫片替代。
與動畫片相比,孩子其實更喜歡互動性的室內外游戲,與同伴,或者與大人。所以,家長在育兒的道路上是不能偷懶的,你在抱怨孩子沉迷動畫的時候,是不是自己手里也攥著手機刷視頻?
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永遠是他最好的玩具。家長多陪著玩了,玩出花樣了,孩子精力釋放了,自然也就沒有心思精力再想著動畫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