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是天生的科學家,提問是幼兒探索世界的最初方式,他們希望探索世界,但現有的知識儲備又不夠,幼兒就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尋求父母的幫助。
但是要如何回應孩子的提問,是一門學問,因為家長的回應方式會深深的影響幼兒的性格、思維、創造、語言表達等方面的發展。
案例:最近排隊做核酸的時候,突然聽到背后的小男孩指著旁邊的小狗說:“媽媽,你快看,小狗在排隊,小狗也需要做核酸嗎?”
設想一下,如果您是這位媽媽,會怎么回答呢?
有些家長會否定或拒絕幼兒的提問。
家長一邊刷手機一邊漫不經心的說“小狗做什么核酸,都是給人做的!你見過小狗做核酸?傻不傻啊,你!”,剛剛那個滿懷驚奇的幼兒閃亮的眼睛瞬間暗淡了下來,為什么小狗不做核酸呢?它不怕感染嗎?……
幼兒心里還有那么多的疑問也就隨著一聲家長堅決的否定而銷聲匿跡。經常被家長否定的現象,不僅破滅了幼兒探索未知的興趣,還讓幼兒對融洽的親子關系產生了懷疑。
我們總說,現在很多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不喜歡思考,缺少鉆研的精神。我們回顧一下親子日常互動溝通的場景,家長不經意間關掉了多少幼兒積極打開探索的大門呢?
部分家長們聽到幼兒奇奇怪怪的問題,沒有急于否定,也沒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這么說:
家長:“你看到小狗在排隊,覺得很好奇是嗎?”
幼兒:“對啊,一般小狗不會排隊的,它們自己就玩去了。這只小狗那么乖,它還穿著衣服,扎著兩個小辮子,是不是排隊等著做核酸呢?”
家長:“我們就看著這只小狗到底需不需要做核酸吧。”
幼兒:“我剛看見了,小狗的主人做完核酸就抱著小狗走了,小狗沒有做核酸,它只是陪著主人排隊做核酸。”
家長:“原來是這樣,小狗不做核酸,為什么呢?動物不怕感染新冠病毒嗎?”
幼兒:“對啊,我們回家查看資料就能明白啦!”
家長與幼兒回到家之后,拿出關于新冠病毒的繪本書再翻看一遍,幼兒請家長從電腦上查找相關資料。幼兒一邊聽,一邊在紙上畫出思維導圖,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是什么,傳染人群是什么,如何減少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傳染的幾率……
家長積極正面回應幼兒,給幼兒提供開放式的問題,讓幼兒不會退縮更不會質疑自己問題的天馬行空。家長給予幼兒足夠多的信任,相信幼兒自己可以找到答案。有一句話說,我看過,我就忘了;我聽過,我也忘了;我做過,我記得了。
所以,面對幼兒奇奇怪怪的問題,家長如何做到積極有效回應呢?
1、重復幼兒的問題,幫助幼兒梳理真正想問的問題
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有時候幼兒表述出來的意思,并不是他們真正想問的。
比如說幼兒問“為什么今天不下雨?”,其實并不是在關心到底為什么不下雨,而是想說“為什么不下雨,我可以穿著新雨靴出去踩水”。
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幫助幼兒梳理自己的問題,可以說:“是啊,今天突然不下雨了呢,你是不是很難過今天沒辦法出去玩水了?你要不要穿著新雨靴在家里和我一起玩游戲表演《穿靴子的貓》”或者請幼兒想一個好辦法。
2、當一個虔誠的學習者,跟幼兒一起討論和解決問題
大多數父母在回答幼兒問題時,都很容易陷入到單方面講解的角色,不會引發幼兒主動的思考。
最佳的方式其實是:父母放低自己的姿態,首先肯定幼兒的提問,然后跟著幼兒一起當虔誠的學習者,重復問題并提出新的疑問,引發幼兒主動的思考。具體怎么操作呢?我們再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來學習一下。
比如,針對“為什么樹葉都變黃了,然后飄落下來了呢”提問,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對比同一事物的變化。
媽媽:對哦,為什么現在大部分的樹葉落了呢?我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樹的葉子沒有落呀?
幼兒:我看到紅色葉子了,原來不是所有樹葉都變黃了,還有綠色的葉子沒有落葉呢!
媽媽:是啊,哪些樹是四季常青呢?我們一起找出來吧!
幼兒不僅知道了植被的分類和特性,他們辯證思維的習慣也在慢慢培養中。家長與幼兒這么融洽的談話溝通,讓幼兒有更多的安全感、信心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我們一定要珍視幼兒提出的問題,幼兒每一次提出來的問題,都是ta的大腦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作為家長,有責任和義務從每一個點滴小問題的討論開始,一起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就算是家長們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也沒有關系,那就和幼兒一起發現和探究唄!讓我們的幼兒一點點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