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一年四季之首。
俗話說得好: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立春既是節氣,也是節日。
據史料記載,自秦代以來,
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過去,重要的拜神祭祀、
納福祈年、驅邪攘災、
除舊布新、迎春和農耕的慶典
都安排在這一日。
一 講給孩子聽的立春節氣知識:
1、立春的來源
“立春”一詞,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現。據《禮記》記載,周朝時,每逢“立春”,周天子親率公卿、諸侯、士大夫,在東郊舉行迎春大典,然后賞賜群臣并施惠于民。
東漢以后,朝野出現“迎春”禮俗,如婦女“剪彩為燕”做頭飾,貼“宜春”于門。唐宋時,“立春”之日,宰相以下群臣要入朝致賀。明清宮廷,無論“迎春”還是“鞭春”,禮儀均極為隆重。
2、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春風自東而來,大地開始解凍,萬物開始復蘇;
二候蟄蟲始振:蟄藏之蟲,因氣至而皆蘇動之矣;
三候魚陟負冰:魚當盛寒,伏水底而逐暖,至正月陽氣至,則上游而近冰,此時水面上的冰塊好像被魚“背著”浮在水上,故曰“負”。
3、關于立春的習俗:
咬春
明《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立春咬春,大家一起吃蘿卜。
一方面冬天進補吃了太多的油膩,加上冬天活動不開,所以導致體內的廢物堆積,蘿卜可以消食,幫助體內清理廢物。同時蘿卜味辛,可以發散行氣,正好對應著春天的陽氣生發,幫助人盡快恢復活力。
建議飲食:吃春餅、吃春卷
家長與幼兒可以一起采買食材,一起制作又薄又軟又香的春餅,卷起五彩的蔬菜,把春天的顏色送到肚子里,召喚春天的氣息吧!
探春
立春之日,人們喜歡在這春臨大地、風和日麗的日子里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
踏春以散步為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或登山遠足,或漫步林蔭,不計速度,只求消遣,其樂無窮。
探春之后,一直到清明、端午,都是外出春游踏青的好時節。趁著風和日麗的日子,家長陪伴幼兒一起去到自然里尋找春天的腳印吧!迎春花是否發了芽?小草是否探出了頭?燕子是不是飛回來了呢?
二 立春寄語
木心先生在《魏瑪早春》中有語:冬天行將退盡,春寒嫩生生,料峭而滋潤,漾起離合紛紛的私淑記憶,日復一日,默認季節的更替,以春的正式最為謹慎隆重。
立春其名,就仿佛自帶希望。此時雖然寒意猶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擋,作為一歲之首,更有輪回更迭、萬象朝新之意,讓人忍不住驚呼:寒冷終于快要過去了,春日在即,希望不泯,往日已矣,來日可期。
它如此地讓人心潮涌動,心生歡喜,仿佛即將更新的不只是四季節氣,更是自己的生活,仿佛一段嶄新的人生已經鋪展在眼前,我們可以揮揮衣袖,拂去舊日灰塵,輕盈地再次上陣。
讓我們以立春為新的起始,新的一年重拾信心和勇氣,為愛付出,為夢想努力,珍惜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