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分”有兩層意思,一來這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二來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剛好在這九十天的中間點平分春季。
有學者研究,春分日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因此民間還有春分豎蛋的習俗。
春分剛剛過去,萬物此消彼長,意味著轉機的到來。轉機,也就是生機。枝吐綠,桃始華,勃勃陽陽,萬物蕃昌。
節氣-三候
進入春分時節,大自然有“聲”有“色”,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兒時童謠就唱道“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燕子如同春的信使催醒了春雷閃電叫醒了春日勝景。
春分還有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岸柳青青,陌上花開,步步百花香。
節氣-習俗
春耕忙-俗話說“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天氣回暖,雨水漸增,春耕、春種進入繁忙階段。
豎蛋-為慶祝春天的到來民間會舉行“豎蛋”活動這一流傳4000多年的傳統游戲,家長與幼兒不妨一起來挑戰哦!
放紙鳶-清人高鼎在《村居》一詩中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就是春分時期放風箏的民俗活動。放風箏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急緩相間,有張有弛,有利于舒展筋骨,活動肌肉。同時到空氣新鮮的郊外踏青,沐浴在融融春光里,抑郁的心情也能一掃而光。
節氣-飲食
吃,羅澍偉介紹,在嶺南地區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俗稱“春碧蒿”,與魚片“滾湯”為“春湯”。民諺說:“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喝,江南鄉間有在“春分日”釀酒的習俗,“‘春分’造酒貯于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有的地方還要用酒、醋祭祀先農,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溫馨提示
春分節氣,乍暖還寒,最好根據氣溫變化為幼兒適當增減衣物。飲食上,可適當多食用下列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薺菜、山藥、菠菜等。家長保持心情舒暢,適當增加親子戶外運動。
春已過半,萬物可期,在日漸豐盈的生命中,愿君事事順心,春風得意;心存希望,不負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