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里,我們會經常聽到媽媽們的抱怨:“買了很多書,但孩子在家連翻都不翻。”近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早期閱讀,卻存在諸多誤區。快來看看這6大誤區,你“踩坑”了幾條?
誤區一:閱讀就是為了多識字
一說到閱讀,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就是為了能多識字。其實,對于學前期的幼兒來說,閱讀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文字、圖畫、成人的語言都是他們的閱讀材料,是他們文字閱讀的基礎。幼兒閱讀書籍依靠的是觸摸書籍、聽成人講、自己復述、發表意見等等,并不是狹隘的逐字逐句指讀。
想象力是閱讀的基礎,逐字指讀、大篇幅的文字會降低幼兒閱讀的興趣和想象力的發展,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幼兒四歲時能夠認識600多個漢字,上小學后卻無法完成簡單的看圖說話的原因。可見,識字量的多少并不能衡量早期閱讀質量的高低。
誤區二:聽故事就是為了懂道理
閱讀是幼兒的興趣使然,而不是作為一種道具,來滿足家長給幼兒改掉不良習慣、進行各種教育等功利性目的的。
有的家長在給幼兒閱讀繪本時,會針對繪本內容對幼兒灌輸各種道理,比如“小鴨摔倒了沒讓媽媽抱,自己勇敢站起來了,你也要像鴨寶寶一樣勇敢呀!”“明一因為不愛洗澡被小豬圍起來了,所以我們得勤洗澡愛衛生。”
家長們會發現,閱讀后我們越是講道理,幼兒的叛逆表現越明顯。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我們對閱讀有過高的期待,希望閱讀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幼兒反而因此興致缺失。
誤區三:只要是適齡繪本就可以看
市面上的繪本五花八門,很多家長要么僅根據繪本標記的適用年齡來購買,要么盲目地照搬專家列出的書單,但這些童書不見得適合自家的孩子閱讀。
因此,在為幼兒選擇繪本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
①以幼兒的興趣、個性為主要參考因素。
②只買經典,但需要先檢查內容是否合適幼兒,價值觀是否與自身一致等。
③繪本的顏色可鮮艷,吸引孩子注意力,但鮮艷不是唯一標準,淡雅的色彩能讓孩子靜下心來沉入到故事中去,而且也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
誤區四:繪本只要讀完就可以
很多家長在給幼兒閱讀時,開啟的僅是純讀模式,或是不斷地向孩子設問,但其實繪本不僅是用來“讀”的。我們可以聲情并茂地讀,也可以利用肢體來夸張地表現;還可以與幼兒互換角色,讓幼兒試著給大人講故事;陪幼兒改編故事,進行“表演”也是一種有效閱讀的另類方式。
誤區五:用音視頻代替人聲
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也的確幫我們解決了不少生活中的難題,比如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幼兒閱讀,或沒有能力來進行英語繪本的閱讀,那么此時點讀筆、電子書、讀書app等就發揮了大的作用。但父母的陪伴是幼兒最需要的,父母讀書的聲音也是最動聽的,父母的表演是最生動有趣的,電子產品對于幼兒來說終究是個冷漠的機器。
誤區六:隨時隨地隨意
很多家庭進行早期閱讀都是隨時隨地隨意,什么時候家長有時間了、有心情了,就給幼兒讀一讀。但生活中不能缺少儀式感,閱讀的儀式感也很重要。每天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陪幼兒閱讀,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形成一種認知:閱讀時間到了,該放下一切去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了。這樣,閱讀會成為一種習慣,當然,這種習慣需要長期堅持,最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幼兒的早期閱讀是為了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避免上述6大誤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為后面學齡期的正式閱讀打好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更好更全面地發展。
這里呢,也給大家整理了幾條閱讀習慣養成箴言:
1、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什么時候開始也不算晚,但越早開始越好。
2、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最難得的是堅持,尤其是父母的堅持。
3、讓家里有書,讓書本觸手可及,這是最自然的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式。
4、平日里不妨多帶孩子去逛逛書店、圖書館,絕對能拉近孩子和書之間的距離。
5、在孩子的早期閱讀中,如果他很喜歡讀某本書,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不要帶著偏見去制止、甚至指責他。
6、閱讀重要的是興趣,所以不要逼孩子去讀、去學,會讓孩子越來越厭惡閱讀。
7、不把閱讀當作懲罰或獎勵,要讓孩子知道,閱讀是生活中的好習慣,是自愿自覺去做的事情。
8、在養成孩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最難但是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也要多讀書。
(文中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