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的出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大家更多關注幼兒園要去小學化,那么去小學化是幼兒園要行動呢?還是小學一年級降低難度,放緩教學進度?
其實,需要先行動的是家長。
如果家長不焦慮,如果家長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幼兒園需要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而放棄園本課程進行小學化教學嗎?應該不會吧!
很多幼兒園為了生源不得放棄“原則”,不得已“逼迫”孩子每天:bpmf、5可以分成2和3、唐-李白……
孩子們喜歡嗎?孩子們快樂嗎?因為家長的焦慮直接或是間接導致了孩子們的快樂童年時間被占用了,或許孩子們上小學體育課被語文課占用也不會那么在意吧,畢竟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時間都被小學一年級的課占用了!
那么,家長們為什么焦慮?
真的因為小學一年級教學進度快,孩子跟不上學不會嗎?那是擔心孩子學不會,自信心受挫?
還是因為孩子學不會,一年級每天晚上還需要自己親自教,耽誤了自己刷劇玩游戲的時間?
還是因為老師會叫家長,耽誤自己上班?被叫家長,面子過不去?
還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跟得上,自己的孩子學不會,感覺不好?
家長們,你們看,你們焦慮的原因中,有幾條是從孩子角度思考的?你們焦慮都是因為自己,怕自己不會輔導,怕耽誤自己時間,怕自己面子過不去……所有的擔心都是因為家長缺少知識、方法和策略,是的,家長需要學習了。
在樊登老師的直播間里,很多家長問: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孩子不愛看書怎么辦?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孩子又不是電器,怎么會有維修說明書,別人指出錯誤點就能立馬恢復原狀呢?
樊登老師總是很無奈又很著急的告訴大家,你們去看書,你們去學習。
看什么書?學什么呢?
《考試腦科學》《認知天性》了解學習和記憶的底層原理,才能更科學有效的給與孩子學習指導,而不是暴力解決問題或是焦慮。
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終身學習者。從降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學習認識周圍的世界,通過實驗、試錯,縱然我們開始工作生娃照顧家庭,我們也不能停止學習,才可以從容面對隨機出現的挑戰,卷娃不如先卷自己。
《不管教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孩子并非我們的專屬,而是一個擁有獨立思想、獨立自尊、獨立人格的個體。雖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管教與愛至關重要,但倘若你的管教多了焦慮與苛責,你的愛中夾雜了壓制與嚴苛,那么父母的管教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阻力。
家長也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需要做到的,應該是努力構筑良好的親子關系,獲得孩子的信賴,從而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孩子真正有效的幫助。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家長的焦慮本質上是不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因為不接納自己。當孩子表現不夠優秀的時候,家長們會有很大的羞恥感。而越是不接納孩子只會加強親子間的對抗,徒增煩惱。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價值不應僅僅建立在他們的成就之上。通過《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作為父母們將學會放下那些或許無形中施加給孩子的期望壓力,開始珍視孩子每一次的嘗試和進步。
家長們需要理性的去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坦然的接納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愿我們都彼此自勉,去小學化的路途上,家長們先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