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大量幼兒教學案例表明,良好的環境能激發幼兒的思考,并能夠引起幼兒的行為活動,從而改變幼兒的認知與理解。德培(DAP)教育體系下的教育,尤其崇尚孩子的自由探索,而一個好的環境,不僅能夠給孩子安全的空間,還要給孩子提供更為完善的成長資源。因此,德培(DAP)特別注重創設適宜孩子的良好好環境。
轉換幼兒角色:從觀賞者到參與者
回想一下,走進一間幼兒園,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什么?準確無誤的數據分析,還是精彩絕倫的老師示范課?都不是,我們眼前最直觀展現的是孩子們所生活的環境——園所、房間、墻壁擺設、玩具和各個功能區域等等。
作為幼教從業者,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幼兒的健康成長。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環境創設大多以教師的設想為主,幼兒只是一個觀賞者而不是參與者。雖然幼兒的生活環境得到美化,但對于幼兒的教育效果來看,卻沒有完全意義的實效性。
那么該如何設置適宜的環境促進幼兒成長呢?發展主動感是幼兒學前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鼓勵孩子做出選擇和計劃的環境中,他們作為決策制定者的積極參與性將會大大增強。
教學實踐案例:“娃娃家”的實踐
“今天我們的娃娃家成立,但是每次最多進入3位小朋友,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樣控制數量。孩子們在幾番討論之后很快確定,在娃娃家門口掛上3個標記牌,每進去一個小朋友就取走一個標記牌,當標記牌沒有的時候,小朋友就不得再進入了。其他小朋友可以在一旁等候,但不得干擾其他小朋友。”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當孩子們自己確定規則后,他們更愿意去遵守,當然要是有不遵守規則的情況,會有孩子及時制止。因為一但自己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就會更有主人翁的意識去維護規則的執行。這也就是德培(DAP)教育下,特別注重體驗式教學,鼓勵孩子們在主動參與、探索中獲取經驗、知識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幼兒在主動參與的環境下將獲得超過平常的發展效果和更豐富、直接的經驗。
適宜性來自開發兒童的主動性
在適宜性的環境下,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和操作的環境,不僅需要材料來維護,秩序也不可缺少的。因為只有好的秩序環境,孩子們才能自由地選擇,互不打擾地探索和創新。在傳統的幼教領域,很多時候班級的秩序由老師確立,孩子們知識執行,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違反紀律的幾率很高。在德培(DAP)思想指導下,老師作為參與者、觀察者,嘗試和幼兒一起建立班級紀律,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思考。
怎樣確定一個班級的環境是符合DAP標準的,是符合孩子發展需求的?當我們蹲下身子,一切就開始變得清晰了。站在門口是否可以輕松打開或者關上門,作為老師有可能會想,孩子萬一跑出去呢?試問教室里如果足夠吸引孩子,他又何必跑出去呢?能夠輕松開關門是孩子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第一步。
營造全面的適宜性環境
走進教室環顧四周,教師應該觀察所有的教玩具是否方便取放,教室的布局是否合理便于孩子出進。教具的展示柜,玩教具的擺放的高度要從幼兒的視角去考慮。同時方便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例如:科學區和美工區是兩個經常用到水的區域,這樣我們就需要將這兩個區域放置在離水源近的地方。閱讀區是一個需要安靜的區域,盡量選擇采光合適、相對安靜的地方。
所有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材料也是環境的重要部分。幼兒園習慣提倡廢舊材料的再利用,但是材料的質感和是否能再利用相對更重要一些,好的質感的東西能夠給人視覺美,而且可利用性更高。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們需要購買高貴的材料進行裝飾,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幼兒真切感受到的、觸摸到的、可操作的環境。例如墻面孩子夠的到的地方,可以做成訓練感知覺的觸覺墻板。
適應性的環境不止包含外在的環境,還有教師散發出來的氣質,園所顯示出來的文化,都是影響孩子發展的環境。我們必須從各方面不斷地提升,完善孩子的成長環境,才更具有適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