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不少學生、家長紛紛討論有關“詩詞”的各種熱點話題。可以說《詩詞大會》上各位擂主的精彩表現羨煞許多學生,更羨煞不少家長朋友,加上傳統文化、國學的日益被重視,不少家長讓孩子從小就學國學、背詩詞。
尤其是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幾個學生,如這一季的武亦姝、上一季的李子琳都只有16歲,家長們更是感覺孩子從小就要加強特長學習。對于這樣的一些社會現象,你如何看待?
我們曾做過一些關于家長從小培養孩子興趣的訪談,一些專家對這樣的現象也表示無奈:不只是背古詩詞、學國學,還有很多奧數、鋼琴等特長班也成為家長為孩子選擇的重點,實際上呢,很多特長都是家長自己喜歡才要求孩子去學的,“家長往往只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自己對孩子的判斷、自認為對孩子好,就為孩子報各種學習班、興趣班、特長班”,從幼兒階段開始培養孩子的天分,好讓孩子成為“小天才”“小神童”。于是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們家的孩子都能背50首唐詩了”“我兒子都會背乘法小九九了”“現在小孩特別厲害,像我家女兒早早會寫漢字了”……比比皆是,然而家長們在說這些的時候,我卻看到孩子臉上并沒有被夸獎的開心表情,相反都是很呆的樣子。
不知道家長在講這些“倍兒有面子”的事情時,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內心,在為還不太懂得什么是興趣班的孩子選擇興趣時,有沒有將孩子的天性、他自己的興趣考慮在內?想過孩子這個年齡段學習數學、寫漢字是否符合成長規律?或者有過這樣一些反問或考慮:這個興趣班是孩子真正喜歡的嗎?如果考慮過孩子的興趣、感受,那對孩子來說是幸運的,因為他/她會在今后的發展表現出更大優勢。像《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的四度擂主李子琳,就只上過一個興趣班,其父親也說她小學初中沒上名校;除了國學,沒上任何興趣班,并且之前所學的電子琴、英語也都因為興趣不足而自動放棄。這位爸爸說:學的東西少,就輕松一點,反而容易對一個東西有長久的興趣。本季的武亦姝也是因為對詩詞的喜愛和愛好,讓她在后期的研習、背誦更有優勢。這兩位厲害的小角色都是在興趣愛好基礎上成為她們擅長領域的佼佼者。
所以,真的強烈建議我們的家長在培養孩子、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能認真聆聽孩子的內心、了解他自己的興趣所在,像德培(DAP)教育那樣,給孩子充分自主學習、思考權,適宜孩子年齡、個性特點及文化背景教育,放手讓孩子自己來,說不定能成就一個真正的“小天才”“小神童”,在未來他/她的學業、一生的發展、擅長的領域中更能表現出優異、出色的一面。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家長真正愛孩子要做的,因為首先這是尊重孩子和孩子的天性、興趣,在被尊重、被支持、愉悅的氛圍中,做自己擅長領域的事情,當然事半功倍。
《中國詩詞大會》及一些厲害擂主火了,作為家長、學生看到的應該是學習詩詞背后,根據自己的愛好、真正的興趣做適宜性選擇,像農民白茹云、王海軍,都因為對詩詞的深深熱愛而研習、寫作。而不是盲目選擇一些熱門或者家長自己喜歡的特長班、興趣班,這樣不一定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說不定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