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不僅僅是許多活動的集合。它可以提供一系列連貫完整的學習體驗,使兒童能夠實現明確的目標。必須能夠綜合有效地應對兒童的所有發展領域及重要內容方面的問題。”
2003年,全美幼教協會和各州兒童教育協會簽署了確保發展適宜性課程的指導原則。每項指導原則都以問題方式呈現:
l 課程能幫助兒童達成社會性、情感、身體和認知方面的目標嗎?
l 課程能促進兒童之間的互動性學習嗎?能鼓勵兒童建構自己的知識嗎?
l 課程在引導兒童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能有助于兒童獲得積極的感受并主動學習嗎?
l 課程對于兒童和教師來講是有趣味的嗎?
l 課程的目標是兒童能達成的嗎?
l 課程對兒童有意義嗎?與生活相關聯嗎?
l 課程能夠讓兒童在有意義的情境中建構自己的理解嗎?
l 課程基于兒童現有的知識和能力嗎?
l 課程尊重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嗎?有助于與家庭建立積極的關系嗎?
l 現階段兒童能有效的學習這些內容嗎?
l 課程有利于傳統學科內容之間的橫向整合嗎?
l 課程能促進兒童更高能力發展嗎?能促進兒童的調查和研究嗎?
l 課程給兒童和教師彈性的空間嗎?
l 課程能提供經驗,以提高兒童在學習上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嗎?
l 課程能夠提高兒童心理安全感和歸屬感嗎?
我們可以看到,提出的建議是:教師要實施“經過精心策劃、富有挑戰性、有吸引力、發展適宜性的、符合文化和語言背景的、綜合的、使所有兒童都獲得積極效果的”課程。
參照發展適宜性課程指導方針,可以從課程的整合性,連續性,有效性及課程意義性等方面入手分析。
一、課程的整合性
整合性是對兒童發展本身的綜合性考慮,個體成長和發展各領域之間都存在相互聯系,兒童的社會發展與語言發展、認知發展相互關聯。當兒童學習時,各個領域協同運作,幫助兒童認知發現整個世界。整合的課程融合了各學科領域,并采用整體學習的方式。如:教室里參與烹飪的兒童,計算食譜卡上面的面粉是幾杯時,他們在學習數學;讀食譜卡片上、使用測量和烹飪的詞匯時,他們在學習語言和讀寫;指出正在攪拌的面糊變化時,做出食物要品嘗時,他們學會了小組參與的社會交往技能……等很多方面的內容都融入到這一個活動中。
二、課程的連續性
課程的連續性指任何一種教育活動都必須與兒童之前的個人生活經驗相連接,同時也必須與他們未來生活相連接,拓寬或加深他們的未來生活經驗。如:在主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從兒童游戲和生活經驗中選取主題內容,并將內容轉化成材料和活動,激起兒童對新生活的問題產生好奇心,并持續進行探索。
三、課程的有效性
有效的課程是指經過精心設計的課程,無論兒童的年齡如何,課程目標都與重要的發展任務相關聯,并且視野開闊。看兒童在實踐什么樣的發展任務,關注各個領域和兒童在每一個方面的發展,教師利用支持發展的材料和活動促進兒童發展各項能力。比如注意到兒童正發展精細動作技巧的教師可以提供新的工具,如打孔器、蠟紙;看到兒童之間出現合作游戲,教師在表演游戲中增加服裝、服飾等支持的道具。
四、課程的意義性
有意義的課程指如果兒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那他們就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感知某種概念、確定游戲方式或獲得知識。我們發現兒童學習時會運用幾種不同的學習方式,有的兒童擅長拼圖和操作游戲,有的兒童樂于講故事,有的兒童喜歡用積木搭建房屋等。有意義的課程就是要以兒童的興趣為基礎,讓每個兒童真正進行他們感興趣的探究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