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不僅是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也關系到了我們所有人。只要你有孩子,只要你的孩子未來將參與到大量的與人合作的系統中,你就必然要關心這個問題。
開章明義,投資教育行業是很有前途的,中國幼教行業未來10年會好到你想象不到的地步。
下面,讓我們先來看幾張圖:
新生兒人數持續增長,生源充足。
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經濟形勢活躍。
教育經費持續增長,愿意為教育支付的預期高。
民辦幼兒園持續增長,行業蓬勃發展。
如果我僅通過以上圖表就告訴你:“幼教行業生源充足,單位消費水平持續增加,行業蓬勃發展”,然后畫出一條上升的延長線,告訴你幼教行業大有前途。請問,你能信多少呢?當然,這只是一種方法,現在我們要回歸到一個詞——“現有格局”。
在說這個格局之前,我們且先回過頭來看看什么叫“有前途”?
前途,指的是我們能夠改造或者顛覆的現有格局。否則,就成了沒有阻力的真空了,像火箭一樣進入軌道狂奔就可以了。可是,事實哪有那么容易!我們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在束縛之下艱難邁出的。
那么“束縛”又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中國自古以來那個已經熟透了的傳統體系。束縛并不是貶低傳統,它只是代表了一種對存量和路徑依賴的心態。
我們自己評價和認知中國傳統體系的發達程度自不必說,那么國際學者是怎樣評價中國的呢?
法國漢學家謝和耐:在《蒙古王朝的前夜》一書寫到,如果中國的宋朝一代敢說第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發言。
宮崎市定:在《宮崎市定中國史》中闡述宋代是一個現代社會,政軍分制、教育普及、社會上下流通,通暢,都是現代社會的標準。
……
回看中國的近代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挨揍之后喊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從“革命”→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辛亥革命→人民民主革命,都是在不斷改造和顛覆傳統體系。新的國家體系正在建立和不斷完善。
中國通過打開國門對接到全球的系統合作中,正從一個前現代國家發展到現代國家。很多行業通過這一過程已經實現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甚至超夷。
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底座之一,是在隨著國家體系不斷改造和顛覆中發展的。但是幼兒教育在教育行業里是一個被長期忽略的版塊。建國以來,我國一直把教育重點放在以9年制義務教育的國民基礎教育上。然而國際上隨著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進步,已經把研究方向指向了人的幼兒期,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對人的早期教育實踐的投入,并發展出了瑞吉歐、蒙臺梭利、德培(DAP教育)、華德福等教育理念。
2015年, WTO限定2015年保護期到期,中國必須對外開放各行各業。國內出現外資私立幼兒園,同年幼兒園加盟的百度指數從原先的100左右上漲到2000左右。這證明了一個新興行業正在從萌芽期進入成熟期。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紀錄片《大國崛起》,片中講述了人類近500年先后崛起的9個世界級中心國家。他們依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通過以上國家的崛起可以看出,有兩個規律是在不斷交替作用的。
規律一:規模
后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定是比前一個國家的人口總量上高一個數量級(日本不算,它是靠吸中國的血發展起來的)。
葡萄牙(人口百萬級)、西班牙(人口大百萬級)、荷蘭(人口近千萬)、英國(千萬級)、法國(千萬級)、德國(近億萬級)、俄羅斯(億萬級)、日本(不算)、美國(億萬級)。
比如:二戰時期,英國遠征軍也就20個師,最近上映的《敦刻爾克》成功撤退了35萬人,拯救了英國。同時期的前蘇聯,有兩百多個師,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最后能把德國按倒在地踩上一只腳的當然只能是前蘇聯這個量級的胖子。
規律二:創新
中心國家一定是通過創新或學習創新的技術然后擴散的結果。
葡萄牙、西班牙(創新航海大發現),
荷蘭(新的航海技術,和現代金融制度),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
法國(啟蒙運動,社會理想的實現),
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智力作為最重要的資源,近現代教育體系),
俄羅斯(全面西化,社會主義踐行者),
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等等)
后起的中心國家都是向前一個中心國家學習和模仿的,比如,英國人當年嘲笑美國人抄習他們,和今天美國人嘲笑我們是一樣的。俄國人學習法國,就連宮廷和官方語言都是法語,一個上等人不會說法語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講到這里你可能已經想到了下一個中心國家的選項。
對,就是中國和印度。我選中國。
為什么不選印度?當然是中國領先印度太多,機會更大!
下面回歸開章明義的的主題,中國幼教行業未來必然有前途。理由是:
1、幼教行業是一個長期被低估了的市場,可提升的空間很大。
2、幼教行業存在大量的科學的先進的經驗,拿來改造和顛覆傳統體系的工具很多。
3、中國的規模很大,創新擴展和迭代升級的機會多。
4、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心國家,未來的幾十年投資營商環境會好到想象不到的地步。
有了上面幾條,你認為幼教行業的前途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