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正在召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上談到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話題時表示,要把提高教師待遇、完善教師待遇保障落實到教師的心里面去,“讓他們臉上充滿笑容。”
然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任何待遇保障和職業榮譽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必須建立在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升、自我加壓的基礎上。“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讓笑容始終懸掛在我們臉上,真正配起教師隊伍的榮譽感與自豪感。
今年初,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振興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切實理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全力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等方面作了細致規定,為如何有效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增強職業榮譽感與自豪感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始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政治正確。教育事業不同于其他事業,事關黨的人才興國戰略和接班人培養目標,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確保政治正確。無論從事教學研究,還是進行服務管理,都必須牢記自己是一名黨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在課堂上和工作中堅守教學紀律、管理規定,又要在生活中做好學生表率、當好引領員。提高政治站位還表現在教師的主動學習、主動發聲上,特別是對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的重大改革上,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以正確的方式方法在各種場合解答學生疑問、回應學生關切,不折不扣地將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每一次答疑解惑之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獲得職業榮譽感與自豪感就必須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素質能力,練就過硬本領。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要把每一項課題都當作一次黨和人民對自己的考試,只有交出優秀的答卷才能獲得人民的認同;從事服務管理的教師,更應當以“水滴石穿”的精神,深耕服務管理,讓師生感受到工作的便利、學習的愉快和生活的舒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從來不是立竿見影,必須要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代人,這無不考驗著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耐心與毅力,更考驗著我們教育工作者為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學習、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能力。很多時候,人們更愿意將教師比喻成“園丁”,那么在世界發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則更需要我們的園丁以“工匠精神”應對挑戰。
教師職業的榮譽感與自豪感同樣離不開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只有不斷加強校地合作,密切校園與社會的聯系,才能讓更多的人理解教師、支持教師、尊重教師。校園一直被譽為“象牙塔”,是各種純潔、美好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一些發生在校園中的暴力、性侵、造假等事件讓一些人對校園的純粹產生了質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嚴格約束自身行為,嚴守“紅線”“底線”,自覺摒棄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同樣,我們也需要不斷加強與社會的溝通聯系,只有回歸到社會本身才能還原教育本來的意義。社會各界也應當加大對教師的認識和理解,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認為將孩子交給學校就是盡到了家長的義務,而應當主動與任課老師、輔導員進行交流,增進理解,共同為孩子的教育出謀劃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職業榮譽感與自豪感的獲得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以“釘釘子”的精神深耕主責主業,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偉大情懷投身事業,甘于奉獻。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學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