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如何在音樂游戲中創建適宜的環境之前,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音樂游戲。從廣義上來講,需要在音樂伴隨下而進行的游戲,都可以稱之為音樂游戲。比如,歌表演游戲,律動游戲、音樂短劇等。
在音樂游戲的環境創設中,除了樂器以外,音樂的選擇、游戲的故事和情境性設計、動作的適宜表達性以及空間移位等因素,都是需要考慮的方面。
比如,敲打是低齡幼兒最喜歡做的音樂游戲,通過看一看、敲一敲,感受、熟悉聲音的輕重,聽辨不同的音色,激發探索的樂趣。而敲敲樂是一個適合在墻面、桌面以及地面的多范圍內打擊小樂器的游戲。在環境創設可以在墻面上貼有動物圖案和休止符號構成的簡單打擊樂譜,地面上放紅、黃不同顏色的腰鼓、桌面上放手鼓和大號鼓。
然而,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環境配置之外,更多隱形和軟性的設計也需要體現在音樂游戲當中。下面,我們將逐一探討音樂游戲環境中的隱形因素。
一、篩選適宜的音樂
主要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和水平篩選適合的音樂。首先,音樂的節奏要鮮明,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動起來的本能;其次,音樂的感覺要形象生動,能夠引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音樂所表達的情節和角色是幼兒容易理解的,并且可以通過動作來表達。
各年齡段具體可參考如下標準:
適宜小班的音樂一般要具備旋律歡快活潑、段式短?。▎味问綖橹鳎┑奶攸c;適宜中班的音樂則要旋律多樣、段式可適當加長(AB段式為主),多一點變化;適宜大班的音樂則要曲風多樣、段式加長(ABA段式為主),可考慮融入民族、文化特性等元素。
二、有趣的故事情節
創設好玩的游戲情境,吸引孩子主動加入到游戲中來。比如,小熊吃蜂蜜,小猴子摘香蕉、小熊掰玉米等故事。
好玩的故事情節,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并且能夠引導他們展開更多的聯想,從中產生不同于別人的獨特性和創造性。
三、動作的易表達性
生動形象的音樂,可以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同時又易于表達,引發幼兒的興趣,滿足幼兒表演和娛樂的需要。
從動作表演出發,對于中大班的幼兒可以嘗試引導進行音樂中的角色扮演。另外, 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嘗試加入舞蹈的元素,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提升整個游戲活動的藝術性。
四、空間移位
對于中大班的幼兒,人際的互動與交流是獲得愉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游戲中不同的空間移位方式常常會帶給幼兒驚喜,可以和不同的伙伴進行接觸和互動。所以,在音樂游戲中,不但要讓幼兒動起來,更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動起來。
(文章來源:中國德培教育研究院 雷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