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位于青島市黃島區的京華合木幼兒園(山東青島黃島直營園)在實驗中學用一種特殊方式舉辦了一場溫情難忘的畢業典禮。除了充滿儀式感的畢業典禮環節,孩子們還用一場別出心裁的項目發布會向家長和老師展示了接受系統德培DAP教育之下,在幼兒園的成長、進步與收獲。
幼兒園大班孩子自主策劃畢業季活動
在畢業典禮前一周,京華合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在幼兒園里舉辦了一場《夜宿幼兒園》的畢業主題活動。親子打水仗、美食自助餐、電影之夜——《貓與桃花源》、快樂尋寶藏、禮物分享會、夜宿幼兒園……對于活動本身而言,這不過是一次小有新意的畢業季活動,但對孩子們而言確是意義非凡的經歷。活動的每個環節、每個點子、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在孩子們的共同參與下進行的。他們積極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往常作為主導者的老師和家長們,這一次僅僅以協助者的身份參與其中。
畢業典禮上,孩子們面對家長和老師,以項目發布會的形式,自豪地介紹了這次富有意義的活動。他們聲情并茂地講述了整個項目策劃的思路、描述自己參與的工作、分析如此選擇的原因、分享此次活動的收獲……雖然孩子們的語言還有些許稚嫩,表達尚有欠缺,但在家長和老師眼中,他們已經跨越了成長的一大步。而且對一群只有6歲的孩子來說,能夠親自主持這樣的項目并圓滿完成,已經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沒有任何“小學化”影子的德培(DAP)課題制課程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項目發布會,倒不如說這是把京華合木幼兒園德培(DAP)課堂的一部分搬到了舞臺上。因為在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就是以這樣的形式開展德培(DAP)課題制課程的。
以京華合木幼兒園大班課程《入學關鍵能力》中的一課為例。老師會在課程中設計三個活動:第一個,運動協調——丟三落四,通過分組丟球記分的形式進行;第二個,視知覺——判斷八音鐘聲援的方位和強弱,計算敲擊次數;第三個,學習習慣——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老師讓不會拼讀的舉手,好丟人,舉不舉?”這一問題的邏輯性思考。
這堂課通過多個環節的游戲,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討論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做哪些準備,活動結束后,孩子們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針對每個環節進行討論和分享。這樣,孩子們既獲得了游戲的快樂,又輕輕松松鍛煉了視覺辨別能力和專注力、聽覺辨別力、聽覺到視覺與動作轉換的能力,而且通過游戲計數的方式學習了相應的數學知識。最后的總結、分析和分享環節,還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更重要的是,上述這些能力全部都是幼兒入學必備的能力之一,而且在掌握知識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小學化”教學的影子,都是孩子們自主學習與積累的。
其實細想下來,整個課題制課程的流程,與策劃一場活動的流程非常相似。由此可見,經過幼兒園3年德培(DAP)教育培養的孩子,能夠策劃組織一場精彩的畢業活動根本不足為奇。這群孩子們在進入小學以后,也必定會憑借各方面成熟的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
幼兒園大班教學應注重能力提升,而非知識灌輸
近日來,教育部多次印發通知強調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為此不少幼兒園、培訓機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很多家長們也表現出了明顯的教育焦慮。一方面,他們為政府的這一舉措拍手叫好,但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孩子上小學不適應、跟不上趟。中國德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王莉暉表示:“孩子幼升小需要銜接的是能力,而非知識量。如果孩子的入學能力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很多知識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其實是非常痛苦的,如b、p、q不分,這就是典型的視知覺能力不足。因此,要想孩子升入小學后盡快適應、學習輕松無壓力,幼兒園大班階段努力提升入學關鍵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入學后孩子經常遇到的問題
那么,入學關鍵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京華合木教育集團課程研發團隊將其歸結為以下幾個點:運動協調能力、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以及知覺轉換能力、行為禮儀能力。而行為禮儀能力又包括人際交往、自我管理和學習習慣。以德培(DAP)理念倡導的適宜性教育為基礎,課程研發團隊根據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研發了相應的德培(DAP)大班課程體系。
基于每個孩子發展水平不一,德培教育研究院還研發了對應的測評量表《兒童入學成熟水平量表》,對影響孩子入學后成績的入學成熟水平的八個方面進行科學測評和綜合分析,作為幼兒園實施教學策略的參考,以及孩子入學前的發展水平監測。
在教學方面:德培(DAP)大班課程采用的是哈佛大學引導式教學法,不管在新授還是練習環節,都采用操作、體驗、游戲、探索的形式,在操作和游戲中獲得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它強調教學活動要基于孩子們的生活情境,要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需求,靈活運營多種學習模式,激發孩子自主探索、自主學習。
師資方面:所有參與德培(DAP)教學的老師,都會參加系統的德培(DAP)教師培訓,如德培教師進階培訓、每月定期開展的教研教學培訓以及京華合木總部督導的入園教學指導等。每一階段的課題制課程,京華合木的研發團隊都會提前準備配套的教師指導手冊和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個性化指導方案,從活動目標、材料準備、教學策略、幼兒的能力延伸、補充案例資源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指導和說明。這樣,不僅有效避免了“小學化”教學的出現,也更好地提高了德培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京華合木幼兒園大班畢業典禮結束后,現場有記者采訪家長:是否還會給孩子報名幼小銜接之類的輔導班?家長們紛紛表示,孩子在幼兒園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教育,相信孩子一定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而且通過入學成熟水平測試,孩子各方面能力也都已經達到預期水平,所以不會再考慮幼小銜接班。
我們同樣希望,孩子們在大班畢業后能夠這樣無憂無慮地享受最后的學前時光,也希望所有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都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輕松、快樂地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