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主動學習者,教室環境的設計應當有利于兒童以一種自然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兒童能夠體驗到成就感。如果環境能夠幫助兒童選擇做什么樣的工作,怎樣去做,它將有利于兒童發展出對學習的積極情感。基于這一原因發展適應性的教室應該為幼兒準備更多選擇性的玩教具。
有準備的環境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
1、環境能誘導孩子集中注意力,反復的活動是兒童達到集中狀態,不僅能使兒童動作成熟,更能促進兒童認知結構的成熟。幼兒在活動中經常會出現“還要繼續做的”愿望,有時他們想要反復操作同一活動的傾向非常強烈,甚至在教師的一再勸誘下還堅持自己重復的活動,甚至到達癡迷的狀態。這種“反復操作”和“持續的活動”使幼兒沉浸在活動之中,從而到達集中的狀態,這種集中注意力的現象,是誘導兒童深入學習的良好的行為基礎。
2、有準備的環境,會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孩子在有利的多樣的環境下,親自動手操作自己喜歡的玩教具,能夠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探索欲望。環境與兒童活動的相互作用,促進兒童主動發展。
3、有準備的環境可以暗示孩子們的行為,使孩子們的行為更為有序、規范。如:有序擺放的物品提示孩子們從哪兒拿的東西放回哪兒去;清潔、完整的物品提示孩子們愛護玩具,輕拿輕放;不同區域、不同內容的活動材料提示孩子們學習的方向和多種學習的方式,積累不同的認知經驗。
有準備的環境不僅指充分的物質環境,還包含精神環境。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儀容要整齊、清潔,舉止要自然,要成為環境中的行為示范者。比如當你要求幼兒要輕聲說話時,自己就要首先做到,發現幼兒的錯誤行為,不要大聲呵斥,而是要走到其身邊小聲提醒。例如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教師以觀察者的身份在幼兒周圍,當發現幼兒有困難且有必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時,可通過輕聲詢問:“我可以幫助你嗎?”,征詢幼兒意見后再介入他們的學習操作中。
(文章來源:中國德培教育研究院 馬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