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人們熟悉的一種心理現象,通常稱“專心”。小孩子在聽廣播、看電視卡通片時,會聚精會神,而對周圍的人和事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就是注意力。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應該在學齡前就開始。這是因為,學前期的主要任務就在于通過一些學習活動為孩子的正規學習準備條件。良好的注意力,就是必備條件之一,能夠使孩子上學后學習專心。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學齡前學了多少字、畫了多少畫,而忽視了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致使這些孩子上小學后,很難適應正規學習,表現在上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
在幼兒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干擾,或碰到不感興趣的內容,僅靠注意力是不夠的,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于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如繪畫、練琴、練書法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不要一會兒叫做這事,一會兒又叫做那事。訓練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有多種方法,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對提高孩子注意力很有幫助:
1.拼圖、下棋:讓孩子學會拼圖,并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學習簡單棋類的玩法。
2.在聽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聽完后回答。還可以要求他聽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內容復述給你聽。
3.經常讓孩子幫助你拿各類小東西,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請你幫我拿一個蘋果、一把小刀、一些紙巾和幾個牙簽。"經常讓孩子做傳口信的人,如"告訴爺爺,今天晚上9點中央電視臺有他喜歡的節目。"從簡短的到長一些的語句。
4.讓孩子聽和看錄音和圖書畫面內容相一致的那種配套圖書。它和電視的不同之處在于,孩子對電視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畫面,也就是主要用看來理解故事,并且長時間看電視對眼睛有損害。而這種以聽錄音與看圖書的方式,是一種很實用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將來在學校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孩子在聽、看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他的知識,提高了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安靜、集中注意力去聽講的好習慣。
家長向孩子提出活動目的和要求時,應當注意要求一定要具體,要有明確的指向性。籠統模糊的要求對于孩子維持注意并沒有太多的積極作用,因為孩子并不明白應當如何去關注,什么時候去關注以及去關注什么。
(文章來源:中國德培教育研究院 馬金鳳)